
籃球資訊11月25日宣 今天,媒體人付政浩在社媒上談到了CBA新賽季將新增潛力賽一事。
付政浩微博原文如下:
CBA明天召開新賽季發布會,今天各俱樂部老總在京參加了CBA賽前會議。一個月前,關于CBA新賽季擬增設“第五節”(后正式定名為“CBA潛力賽”)一事,籃協開始對外吹風。各俱樂部在本月中旬也收到了文字版的競賽規程,其中的附件一就是CBA潛力賽。各俱樂部雖然此前私下都有腹誹,但本次會議上無人敢公開提出異議。中國籃協并不打算就CBA增設潛力賽一事跟各隊商量,而是采用下達通知的方式告知。
當然,CBA公司股東們心里有些別扭也能理解,畢竟理論上CBA已經管辦分離了八年之久,但如今涉及到CBA競賽規則重大調整時他們卻壓根沒有話語權,只能被動接受。
回想2017年CBA管辦分離時,體育總局確曾印發《關于同意CBA聯賽授權的批復》【體經字(2017)281號文件】,中國籃協據此和CBA公司簽署為期十年的授權協議,其中明確約定,中籃聯公司(俗稱“CBA公司”)全面行使CBA聯賽辦賽的權利,籃協雖然依舊是CBA聯賽產權所有者,每個賽季有權從CBA公司收取授權費,但“只”保留對CBA聯賽的監管、指導和服務責任。CBA聯賽辦賽、招商、推廣、運營的事情都由CBA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來開會進行表決。
其實,CBA管辦分離已醞釀多年,俱樂部的核心訴求就是誰投資誰受益。我記得很清楚,信蘭成主任在2013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明確提及,CBA運營資金至少60%資金是由俱樂部自籌,俱樂部已成為投資主體,自然要求更大的話語權和回報權,所以推動CBA管辦分離勢在必行。
不過,隨著中國男籃在2019年兵敗世界杯、此后導致連續無緣奧運會,中國籃協開始逐步收緊對CBA聯賽的放權范疇,CBA管辦分離這個詞很少再被提及。姚明在2023年7月的第十屆中國籃協第二次全會上明確表示,聯賽應該無條件為國家隊備戰讓路,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籃協系統梳理對CBA的授權協議執行情況,重新劃分權責……
應該說,從第十屆籃協籌備期開始,籃協就已重新主導了CBA的很多決策,包括2023年8月罔顧CBA勞資協議、特批周琦可以以一年D類合同轉會廣東宏遠,CBA公司股東們對此也只能徒呼奈何。如今CBA潛力賽更是直接下發通知,已無須再跟CBA公司股東們商量。
新賽季的CBA將步入第31個年頭,相比早年發生了很多變化,但也有很多從未改變。比如,我對國家隊和聯賽關系的那個總結——“國家隊病了,CBA就得吃藥”,聯賽和國家隊的關系一直如此。如今的CBA潛力賽只能接受和服從。至于管辦分離,聽聽就得了,你還當真了?
唯愿中國男籃早日重返奧運會,只有這樣,CBA才會避免更多的被折騰,CBA聯賽大家庭的日子也會過得寬松自如一些。
相關新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