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支重建球隊而言,首輪16號簽的寶貴程度大家都懂,楊瀚森在第二場季前賽所呈現的比賽內容完全配得上這個簽位代表的實際價值。
兩記定點三分凸顯了楊瀚森未來的戰術價值,扎實的投射基本功讓他和傳統肉盾型大中鋒區別開來。
季前賽G2,楊瀚森既能在左底角當一個無球定點射手,也能在弧頂參與擋拆后外彈三分,投射威脅也是他和克林根的本質差異——日后如果能站上高端局的舞臺,能出任五外陣容中鋒的楊瀚森定然比沒籃的傳統肉盾中鋒更好用。
楊瀚森的投射威脅不僅能為隊友拉開空間,更為自己創造了更多的操作空間:當尤班克斯不得不去撲防已經命中兩記三分的楊瀚森,楊瀚森也隨之獲得了假動作點飛防守人再進行持球單打的機會,背后運球+轉身對抗上籃,他命中了約基奇式高難度夢幻進球。
楊瀚森擁有216公分的身高、118公斤的體重,大體型保證了他的籃下終結和護筐基本盤,投射能力真正讓他未來有躋身于空間型內線的可能性,約基奇、邁爾斯-特納、武切維奇、大洛佩茲等等都有投射能力,現代籃球已經證明了一個有中遠距離投射能力的5號位究竟在場上會有多吃香。
從楊瀚森的投籃動作可以看出他的基本功,假以時日,打磨出穩定的中遠投,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楊瀚森不僅有投射能力,還有策應能力,投射+策應這兩大中鋒稀缺潛質讓他真正具備了成為現代型內線基石的可能性。
楊瀚森在CBA2024-25賽季場均送出3.4次助攻,作為一個中鋒球員,他有發牌能力,能在弧頂、肘區、低位擔任策應軸,傳球和視野也是他與傳統藍領中鋒的最大不同。
約基奇為什么強?約老師不僅有籃下硬解和中遠距離投射,還因為他能擔任策應軸心,用傳球發牌的方式支撐起球隊的進攻體系。
同理,申京和小薩博尼斯亦是如此,能組織、有視野才能躋身于“火龍系內線”,而組織和視野卻是與生俱來。
美國選秀更看重潛力,他們普遍認為投射和終結可以后天打磨,而身體素質和籃球智商卻與生俱來。楊瀚森的一大優點就是他的視野和傳球能力,克里斯-穆雷無疑是此役楊瀚森傳球的最大受益者,楊瀚森能組織、能發牌、能傳球,這種屬于頂層核心競爭力的素養在各個位置都十分稀缺,中鋒位置更是可遇而不可求,這也是楊瀚森能在首輪16順位被選中的根本。
一個216公分的大中鋒,能投射、能組織,其實已經跨入了“高級貨”的討論范疇,完全符合當今小球時代潮流對現代型中鋒的期望。
兩場季前賽,楊瀚森最大的區別在于第二場真正適應了比賽氛圍,敢做動作,自信心創造了無限可能。
強如姚明,他進入NBA前已經是稱霸CBA的本土第一中鋒,但NBA常規賽首秀0分2籃板。從CBA到夏季聯賽,從夏季聯賽再到季前賽,這完全是不同級別的比賽,楊瀚森也顯然需要時間去適應,單就兩場季前賽的表現而言,他展現出了極強的學習和適應能力,可圈可點。
楊瀚森優點和缺點都十分鮮明,比盧普斯如何用好他是關鍵。
楊瀚森能投籃、能策應、能近筐秀夢幻腳步,他的進攻基礎相對較好;缺點則是速率慢、缺乏NBA比賽經驗,兩場季前賽場均5.5次犯規可見其經驗不足,還需要大量的比賽去學習成長。
建立信心是楊瀚森未來發展的關鍵,強如米利西奇在活塞也郁郁不得志,好在比盧普斯曾親眼目睹這一切,目前對楊瀚森可謂十分照顧。
杜蘭特菜鳥賽季場均三分球命中率僅有28.8%,但享有無限開火權,無拘無束打怪練級,生涯早年隨便掄使其生涯受益。姚明菜鳥賽季場均13.5分8.2籃板、約基奇菜鳥賽季場均10分7籃板、霍華德菜鳥賽季場均12分10籃板,內線球員的成長并非一蹴而就,先站穩腳跟才有后續可能,楊瀚森也先要交出合格的表現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出場時間,有了時間自然不愁交不出漂亮的數據,相輔相成。
無論如何,楊瀚森都是我們的同胞、我們的驕傲、中國籃球未來的希望,身材、投射、視野決定了他的未來上限不會低,而他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和機會。本著不吹不黑、實事求是的原則,就讓我們持續關注中國男籃未來領軍人物的成長旅程吧!
我們需要楊瀚森,楊瀚森同樣也需要我們!